返回顶部
400-0377-798
在线咨询
微信二维码
发布时间 :2019-08-07 09:49:48 浏览次数 :679次
这次北京市消协抽查主流空调企业产品的能效虚标问题 ,是因为空调检测性能容易受到环境 、工艺 、设备等影响 ,国家允许空调产品的能效值在5%左右波动 。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618前夕曝出的关于空调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能效是否达标的格奥之争 ,到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的通知 ,再到7月底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家用空调比较试验结果 ,把近几年空调市场一直存在的“能效虚标”问题 ,再次放在社会焦点上 。
从空调行业来看 ,产品能效虚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几乎每一年 ,都有关于空调能效虚标的事件被曝光 ,企业被啪啪打脸的事儿也不是一次两次 ,但往往结果不了了之 。
与以往不同的是 ,在今年北京消协发布的结果中显示 ,所有样品额定制冷量 、额定制冷消耗功率 、额定中间制冷量 、额定中间制冷消耗功率 、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SEER)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 ,但所有样品均有指标实测值未达到或超过额定值 。
“未达到或超过额定值”的结果及言论一经公布 ,整个空调行业各个品牌均被解读为“能效虚标” ,部分媒体更是片面地定义为“不达标” ,这一解读经传播发酵 ,在空调行业引发强烈争议 ,并对消费者产生了重大的误导 。
实际上 ,这是由于专业技术门槛高 、消费者不理解造成的 :空调能效的能效抽查 ,会因为环境温度 、检测设备 ,甚至是检测手段 ,出现偏差 。此次 ,北京消协所抽查的空调产品各项性能参数 ,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要求 ,属于允许上市销售的合格产品 ,不存在部分媒体所说的虚标问题 。所谓的“空调不达标” ,更是一种错误的解读 。
当前,国家相关标准明确要求 ,鉴于实际工况及测试环境不同 ,允许存在工业生产中的合理波动 ,生产企业标示SEER值且实测不能小于明示值的90% ,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额定制冷量的95% ,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额定消耗功率的110% 。从结果来看,此次比较试验的样品实测值全部达标 ,并没有超出实测误差范围 。
令人喜的是 ,这次抽查虽然涉及的品牌商多 、渠道较广 、产品众多 ,但结果却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要求 ;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则是所有样品均有指标实测值未达到或超过额定值 ,这从侧面说明 ,空调行业在能效指标方面还需要极大的改进和提升 。
从消费者层面来说 ,国家能效标准就是一杆公平秤 ,但普通消费者无法检验 ,只能相信上面贴的标识 ,想要察觉 、验证甚至是投诉 、索赔一款空调产品的能效虚标问题,并不是一件易事 。而这无形中也让那些想要侥幸蒙混过关的厂商,拥有了更多的可乘之机 。空调行业还需要更严格的标准来规范空调企业不仅仅是“达标” ,更应该使实测值与额定值相统一 ,真正“对得起”那明码标出的指标标识 !
空调能效虚标 、冰箱容积虚标 、洗衣机容量虚标都是家电企业长期存在的痼疾 ,解决这些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而在关于印发《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的通知里 ,要求三年内空调的能效提高30% ,而且要求严打能效虚标 ,鼓励企业互查。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更加成熟 ,标准越来越严苛 ,检查力度越来越大 ,家电产品品质一定会有更高的飞跃 。
本文来自 :中国制冷网